「永生之路之二 愛神愛人」上辻洋平牧師-2019.09.01


路10:25-37  上辻洋平牧師

  上週我們提到永生之路需要相信與認識永生之道,永生之道就是相信聖經所啓示的耶穌是基督,是神的獨生愛子。相信就會有行為,所以當我們相信永生是神給我們的恩典時,我們自然就會努力的為主而活,來表示自己的感謝。主耶穌把愛神與愛人歸納為同等重要,就是要我們如此的去實行,好承受永生的祝福。
  第一、要盡我們所有的力量來愛神
    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信神,最後卻沒有永生的盼望。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説承受永生的方法就是守律法。但是主耶穌所傳講的是認罪悔改、與神和好,唯獨因著信心才能夠得到永生。所以主耶穌所傳遞的信息對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來説,是動搖到他們的根本的問題。這一位律法師帶著試探的態度來問耶穌永生之道是甚麼,主耶穌並沒有與他辯論守不守律法的問題,反而用詢問的方式來教導律法師什麼是律法。「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前半段的希臘原文直譯是,你要愛主你的神,出至於你全部的心,用你全部的靈魂,用你全部的力量和你全部的理智。配得我們這樣去愛的,只有創造世界萬物、又為我們捨去自己的獨生愛子的神。因為神是神,是配得一切榮耀與尊貴的神、是獨一無二的真神。因為祂用祂的全部來愛我們,所以也配得我們用我們的全部來愛祂。「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神」也就是要求我們要重視神的事多過於自己的事,以聖經的原則為我們的生活中心,讓神成為我心中最重要的存在。
  第二、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猶太人對鄰舍的觀念,普遍性都是偏向自己的鄰居和自己的民族。主耶穌用比喻的方式來糾正他對鄰舍的觀念。比喻中的祭司是一個聖職人員,當他遇到一個半死的人,首先想的不是要幫助他,而是觸碰他會不會犯律法當中的潔淨律。在祭司過去後又來了一個利未人,利未人是當時的宗教名士,相當於我們今天資深的基督徒。他同樣為了守律法而撇棄了憐憫之心;相反的他們的世仇撒瑪利亞人看見了這個陌生又半死不活的猶太人就動了慈心,盡心盡力的照顧,甚至願意為他付上代價。他所做的已經超過了他所需要做的。主耶穌透過比喻告訴律法師,他就是那被打的半死、無能為力之人,律法沒有辦法幫助他。祭司、利未人也不能幫助他,而是他所仇恨的人卻用愛來幫助他。他的鄰舍是那幫助他,他卻不接納的撒瑪利亞人。
  第三、愛神愛人是信仰的具體呈現
    從這個比喻當中我們發現,信仰若沒有好的品行,信仰是死的。要愛我們的鄰舍,狹義是要愛我們周遭的所有人;廣義是包括我們所認為的仇敵與其他的民族。「愛鄰舍如同自己」是基督徒生命的呈現。雖然我們做的不完全,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不輕易傷害人。基督徒是否有好的品行與我們有沒有基督的生命有關係。我們相信神是我的神,就會想要榮耀神。愛那不可愛的、很難愛下去的人是非常的不容易,但是神是愛,靠我們自己不能,但是依靠神還是可以努力去做,因為神在我們還做祂仇敵的時候,就定意施憐憫、要拯救我們。主耶穌在猶太人中間講這個比喻就是要他們知道,確實守律法能夠得到永生,但是沒有人守的住。猶太人若能夠守住律法、全然的愛神,愛他的鄰舍,也就能愛他們的仇敵撒瑪利亞人。主耶穌教導他們要學習那撒瑪利亞人,固然被猶太人所歧視,卻不計前仇,願意用憐憫的心來愛他的仇敵、來幫助他。這就是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
    這一位撒瑪利亞人以德報冤的態度,在各個不同的時代裡都被比喻為有基督生命的人。他所擁有的好品行是他信仰上的呈現,當他擁有了正確的信仰價值觀,就會願意如此的為人付出,就算那人是他的世敵,他也願意幫助。這就是基督教的精神。由此可見聖經的教導不是做不到,而是我們有沒有那樣的生命來服事我們的神。愛神愛人是我們信仰上的呈現,而不是得救的條件,但當我們得救後就要學習愛神與愛人。這才是天國的子民、身為基督徒需要去學習的品行。